本網訊(通訊員 肖坤城 高同卿)一渡水鎮已旱44天,這44個日日夜夜時刻牽動一渡水鎮人大代表們的心,面對旱情,代表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勤走訪,詳記錄,實反饋。抗旱期間,想方設法,從各方面關心困難群眾。特別是縣人大代表王達松、何柯明兩位同志,一心為民,以身作則,率先行動,獲得群眾一片好評。
投身抗旱一線
旱情發生以來,王達松、何柯明兩位縣代表身先士卒,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迅速投入抗旱一線,走訪群眾了解旱情,深入田間地頭查看旱災,及時反饋災情。“旱情嚴峻,不容耽擱,不等雨不靠天,必須爭分奪秒”,這是他們心里首先想到的。了解到該鎮潘家村、嚴塘村等旱情最為嚴重,已發生人畜飲水危機,他們便組織群眾找水源、打水井,帶領群眾抗災自救。白天在田間地頭穿梭考察,晚上還幫群眾守水放水。“只要我們積極主動,就一定能勝利”,人大代表何柯明鼓勵群眾道。
心系特困群體
走訪得知,各村老弱病殘、孤寡兒童等弱勢群體在旱期更顯困難,兩位代表心里非常著急,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幫助困難群體順利渡過災期,成了他們的心頭急。他們首先撈底子、摸狀況,將各村特困群體數據掌握在手;然后將情況向政府和民政部門如實反映。更可貴的是,8月11日,兩位代表主動拿出1200元,到大陽村、三渡水村等6個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表達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人大代表心系人民之情。
基層人大代表就是要把最基層的東西、最直接的問題反饋到上級去,把人民的心聲轉達到上級去。王達松、何柯明兩位縣人大代表在這大旱時期,真正做到了關注民生、關心民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在詮釋作為代表應為人民謀福利、為群眾分憂愁的職責。
來源:中國崀山網
作者:肖坤城 高同卿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