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深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深入了解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中南大學赴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四人于8月1日前往邵陽市新寧縣聯合村進行調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村委書記與秘書正在為隊員們介紹聯合村的基本狀況。鄒璧羽 供圖
起初聯合村村中有34戶貧困戶,125人是貧困人口,但都在2017年前后實現了全面脫貧,全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建設農家客棧,建立農業發展合作社,建立了一個集種植與加工為一體的鐵皮石斛基地,這些舉措為當地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提高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圖為聯合村臍橙果園。通訊員 鄒璧羽 供圖
新寧縣也是農業部和外貿部確定的中國四大出口臍橙生產基地縣之一。新寧臍橙色澤橙紅,果面細膩;風味濃甜,汁胞細嫩,富有香氣,品質上等,鮮食極佳;耐貯藏運輸,貨架壽命長;營養豐富,具保健作用。新寧縣認真落實省“百里臍橙連崀山”的戰略定位,積極探索“臍橙+旅游+扶貧”,“園區+景區+扶貧”等帶動模式。是生態產業脫貧和旅游業相結合,取得重大脫貧攻堅成果的國內典范。
聯合村民風淳樸,2017年獲“全國文明村”“邵陽市衛生村”等榮譽,2018年被評為邵陽市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當地村民們在采訪中提到:村里每戶每年的臍橙產量大概在一萬到四萬斤之間。現在有不少村民為了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多的工資都會在縣城打工,但是依舊沒有放棄臍橙的種植,每年還是會花大量的時間管理臍橙種植。當隊員們問起村民們為什么要一直堅持種植臍橙,村民們說:因為臍橙是新寧崀山的特色,也是助力村民們走上致富路的主力軍。誠然,臍橙是崀山的一張名片,除此之外也是聯合村人民勤勞致富的象征。
崀山鎮聯合村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景區崀山景區核心區域內,于2020年斬獲“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稱號。崀山風景名勝區屬于世界自然遺產,無法過度開發,于是聯合村積極發展旅游業。崀山風景名勝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擁有我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丹霞地貌景區:有巍峨壯麗的十八羅漢,神話傳說中的遇仙橋,有千年歷史流傳的人行古道及坎子石臺階……最讓實踐團隊成員們印象深刻的就是驚險奇絕的“天一巷”。“天一巷”名字來源于景點里面兩壁夾峙的一線天景觀,全長238.8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0.33米,進去之后會看到兩壁猶如刀劈斧削,令人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圖為崀山景區內的“天一巷”。 鄒璧羽 供圖
村里在2019年成立了崀山聯合民宿客棧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0余家的客棧民宿加入合作社,實現資源共享。
目前聯合村正努力打造民宿客棧集群,在核心景區周圍以“杏林小院”民宿為龍頭建設一系列具有崀山文化特色的民宿客棧,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為來崀山旅游的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推動庭院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發展村集體經濟。崀山杏林小院特色民宿現已發展成為當地網紅民宿,極具農耕氣息,吸引一眾網友前來打卡,促進了當地網紅經濟的發展。
實踐隊成員在與村民交談時常常被善談、質樸的農民所感動,感受到了農民的樸素和勤勞,也感受到了村干部們盡心盡力的付出。
圖為杏林小院民俗中的農耕體驗處。鄒璧羽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民們進行交談。鄒璧羽 供圖
縱觀聯合村的發展致富過程,聯合村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致富道路,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既保護了“世界遺產”,又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充分體現了“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致富的過程更少不了村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各級政府的幫扶和村支兩委努力,這些因素對于聯合村的致富來說缺一不可。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通訊員 屈陽
編輯:新寧融媒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cqsfwang.com/content/2022/08/30/11768820.html